当前日期: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专业委员会
张鹤龄同志生平
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2015-10-19 | 发布人:admin | 浏览次数:8856
    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及病毒学家,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大学教授张鹤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 9月19日8时15分逝世,享年84岁。
    张鹤龄同志1931年11月5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49年1月至1954年11月在东北农学院学习;1954年11月至1956年9月在佳木斯国营友谊农场工作,任苏联专家翻译;1956年9月至1958年1月在东北农学院任助教;1958年1月至10月在山东大学进修。
    张鹤龄同志于1958年10月来到内蒙古大学任教,先后担任生物学系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生物学系副主任、主任,1979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2002年退休。在内蒙古大学任教45年里,为我校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鹤龄同志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一直担任微生物学、病毒学、基因工程等课程的讲授,他教学严谨,对学生言传身教、悉心指导,出色地完成了教学工作,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他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他先后培养了40余名研究生,多数已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有些已成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或者成功的企业家、管理人才。1996年由他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立足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生物高技术人才”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张鹤龄同志来内蒙古大学开始,直到退休后的最近5年,都没有离开过他所钟爱的植物病毒学,特别是马铃薯病毒学的科学研究工作。他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马铃薯中心的国际合作项目和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等。分离鉴定出数种国内未曾报道的植物病毒和株系,研究建立了多种现代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病毒诊断技术,提出了我国马铃薯种薯分级办法、各级种薯名称及质量标准,对我国马铃薯病毒病害防治及脱毒种薯生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国际马铃薯学术界也有一定声誉。
    同时,在马铃薯抗病毒基因工程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获得了四个抗病毒转基因马铃薯栽培种。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共5部。他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张鹤龄同志先后担任内蒙古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内蒙古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理事等职务,在学术届享有很高的威望,深受同行的爱戴和尊重,为内蒙古自治区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工程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我国微生物学、病毒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9年获乌兰夫奖金,2000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
    张鹤龄同志1995年前长期担任微生物教研室主任,1984-1993任生物系副主任、系主任期间,为生物系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研究生教育以及科研与科技开发做了大量行政管理工作,为生物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鹤龄同志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是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勤奋治学的优秀学者,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将永垂后世,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张鹤龄同志的不幸逝世使我们十分悲痛,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努力做好我们的各项工作,不断推进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以告慰张鹤龄同志的英灵。
    张鹤龄同志,安息吧!
 
                                               2015年9月29日
上一条: 张鹤龄同志讣告
下一条: 樊民夫同志生平
[返回]
 
版权所有:中国作物学会 copyright©www.chinapotato.org 黑ICP备15003062号-1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50030电话:0451-55190370 0451-55190003
e-mail:potato@mail.neau.edu.cn / china-potato@163.com